換種視角領略大地的廣袤,變更姿態俯瞰遼闊的海面,觸手可及世界屋脊的高原,不期而遇狂風暴雨的洗禮,在機艙中看過數百次絕美的日出日落,對普通人來說,剛剛過去的兩個月只是平凡生活中的60天,而有一個人,卻用自己無堅不摧的勇氣和經驗豐富的飛行本領重新丈量了這個世界。
他就是張博,先后完成了兩次環球飛行的“中國飛人”,編者翻看他的微博時不禁心懷欽佩,更是滿滿的羨慕。2019年4月2日,張博開啟了他人生中的第二次環球飛行,耗時兩個月,總航程近50000公里,跨越20多個國家。
環球飛行,聽起來是一件很浪漫的事,但是其中的艱辛與復雜只有當事人才知曉。在提到為什么要完成環球飛行時,張博說道“環球飛行是每個飛行員,每一個飛行愛好者的終極夢想?!彼Mㄟ^環球飛行,告訴青年人,飛行并不神秘,也不困難。最近幾年通航發展勢頭勁猛,也許在不久的未來,駕駛飛機升空甚至環球航行,對中國普通人來說,都不會很遙遠。環飛,也是為中國的通用航空事業的大力發展造聲勢。
每一位環飛的飛行員都是帶著自己的使命,張博早在2016年,便單獨駕駛TBM700單引擎螺旋槳飛機進行了首次環球飛行,他特意選擇將古絲綢之路作為航線的一部分,首次從空中全程俯瞰曾經聯通中西、如今重煥生機的文化交流之路。
時隔三年,他作為2050大會宣傳大使,再度出發。相比第一次而言,飛行難度增加,挑戰也更為嚴峻。飛機將會飛得低、飛得慢、飛得近,受天氣等因素影響也更大。他清楚的知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一次他選擇了與自己結緣匪淺的DA42NG機型,他所駕駛的DA42飛機是奧地利公司的著名機型(在國內已取得PC證,由中電科蕪湖制造有限公司生產)可以說集結了先進的航空電子設備,便捷的操縱系統,強大的動力系統,良好的續航能力于一身,全復材的機身線條優美,氣動性能佳,可以說DA42也是張博環球飛行途中最可靠的伙伴。
環球飛行中有美麗的風景,也有令人心顫的危險。4月12日當張博飛行至烏魯木齊上空時發生了這樣一幕:飛機左發動機發生了故障。好在他駕駛的DA42飛機配備了兩臺馬力強勁的發動機。在與地面人員的溝通下,張博用運轉的右側發動機,將飛機降落在了烏魯木齊地窩堡機場。
安全到達地面后,張博在第一時間聯系了電科飛機尋求幫助,張博是電科飛機的老朋友了,公司領導得知情況后緊急與機務維修部門召開工作會議,確定了完善的應急措施和維修計劃,組織技術人員召開排故會議。在確定排故方案后,為盡快解決問題,技術人員第一時間動身前往烏魯木齊地窩堡機場。
經過10個小時的路程,跨越3000公里,機務人員到達現場已是下午六點。連行李都未能來的及放下,便投入到緊張的維修工作中。經過現場對飛機的故障排查,經過五個小時的緊張的工作,技術人員按照相關程序完成了對滑油壓力傳感器和濾網進行拆卸、安裝工作。當晚11時,工作人員對飛機的試車顯示各項數值均正常,符合標準可正常放行,維修工作圓滿完成。工作結束后,張博不僅稱贊了公司維修工程師們的高效、專業,對技術人員表示了感謝,還與技術人員周杰明親切合影。隨后,飛機再次沖上云霄,繼續他的旅程。
高強度、連續地作業飛行不僅需要飛機超強的可靠性,還得益于對飛機的及時養護。4月18日,張博駕駛的DA42在降落后的滑行過程中,左側輪胎出現狀況。電科飛機連夜派方錦城和劉龍波兩位維修工程師帶上相關工具前往濟南項目現場,對飛機進行左輪更換,在停機坪滑行試車測試成功后,張博再次感謝了公司的鼎力支持。黑暗的夜色籠罩了大地,但工作人員手中的照明光束,卻讓人倍感踏實。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張博的環飛即將進入尾聲,但是他與鉆石的緣分還將繼續書寫。編者身為航空人,感謝他身體力行的詮釋“飛行就在我們身邊”,感謝公司的維修團隊用責任感捍衛航空安全,也希望大眾的飛行夢不再遙遠,讓每一個飛行愛好者不用再發出“有生之年環飛世界”的慨嘆,而是能夠做到 “想飛即刻就能啟程”,電科飛機,也會成為每一位飛行人最堅強的后盾!